【編者按】 從2001年的APEC上海會議開始,晨報記者的足跡也跟隨每年不同的APEC會議主辦國而遍佈亞太。我們眼中的APEC可能和平時出現在報紙中的APEC不太一樣,我們眼中的領導人可能也比平時在電視里看到的更加鮮活。這裡特別選擇了我們中的4位代表,讓他們來講述一個不同的APEC。
  2001年 上海會議
  江澤民用上海話稱贊工作“頂呱呱”
  □晨報記者 周東暆
  走到長長的主席臺中央,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停頓了一下,向臺下微笑致意,招了招手。頓時引發場內無數閃光燈“噼哩啪啦”,像打了一場閃電戰。隨後,江澤民主席入座,開始致辭。在幾十分鐘演講時間里,他每一次抬起目光或者做一下手勢都立刻“引爆”閃光燈,當時在臺下距離不遠的我也有點被餘光“閃瞎眼”,才發現要拍好一張領導人的照片殊為不易。
  那是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舉辦時,我作為與會記者第一次在現場見到了中國領導人。時隔13年,再次憶起當年採訪留下的印象,感覺就是會議對記者還是“蠻放得開”的,正因為此,我作為一個新手記者還是有機會近距離見到了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等知名政壇人物,並參加了中國領導人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2001年的10月,上海在最美的時節迎來貴賓。但APEC系列會議召開了幾天,就是我在東方明珠里的新聞中心裡來回亂轉了幾天,看著外面陽光明媚,內心焦慮不已。因為APEC會議的特點就是各個經濟體領導人閉門交流,連助手都很少帶,不要說記者,更不要說地方媒體的記者。最後一天下午,就在我與其他記者以為所謂採訪就這樣結束的時候,有消息傳將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新聞發佈會,但會議召開者與內容仍一概不知。趕去一看,其實會議“蠻放得開”,能容納400多人的大廳內並未規定來賓與媒體的位置,因為我到得很早,就可以占據第三排座位正中,前段時間因受朱鎔基總理點名而聲名大噪的鳳凰衛視記者吳小莉就在右前方。
  等了又等,等了再等,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會議大廳右門打開,江澤民主席的到來讓大家一陣驚喜。這才明白,原來是國家主席向中外記者召開新聞發佈會,對APEC 成員達成共識進行總結演講,比我們原先估計某國新聞發佈會或中國外交部通報會議成果的級別自然要高得多。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江澤民主席情不自禁地用上海話稱贊上海 APEC 會議的工作“頂呱呱”。對上海通過會議展示的新形象,江澤民主席表示:不僅是我滿意,而且參加會議的APEC成員領導人都高度評價。
  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人中颳起了一場全民穿唐裝的風潮;對我來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國際新聞記者首次採訪大型會議; 對於中國來說,則是首次以舉辦盛會的形式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大國風範。
  2007年 悉尼會議
  我見了安倍和霍華德,他倆會後都辭職了
  □晨報記者 程 艷
  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誕生。18年後的2007年,它終於第一次回到了“娘家”。
  2007年9月,我飛到澳大利亞悉尼,採訪APEC領導人周。為了這個活動,澳大利亞籌備了整整三年,花掉了3.3億澳元,在悉尼商業區北部的各主要街道兩側,豎起了2.8米高、總長5公里的鐵絲網,以保障APEC幾個主要會場的安全。
  每段鐵絲網都有水泥墩子加固,讓繁華的中心商業區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地。悉尼人將這無奈的煩惱稱為“悉尼的長城”,當地媒體甚至刊登漫畫形式的衛星圖片,打趣說“我們的長城也能在太空中看到呢!”
  為了安保,主辦方煞費苦心。悉尼副市長克裡斯·哈裡斯為此抱怨說,這麼多錢都是為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一個人花的,因為他“缺乏安全感”,帶來了1000人的龐大代表團(其中包括5名廚師和250名秘密特工)。當地反對黨領袖說,布什就像是“節日里提前兩天跑來探親的丈母娘,你心裡根本不歡迎他,卻不得不好生招待著”。
  不過,這次去悉尼采訪,我並沒有看到小布什,只是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時任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的記者招待會上,見到了這兩位領導人。
  當時 APEC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尚未結束,澳大利亞國內輿論就已經開始熱炒霍華德的政治前途問題。為了避免尷尬,在9月9日的記者見面會上,霍華德選擇了由記者事先提交問題,他來選擇回答的方式。
  沒想到在幾百名記者的提問里,霍華德選中了我的提問,就美日澳三國領導人前一天的安全對話以及與中國合作做出瞭解答。
  幾天后,我又參加了安倍晉三的記者見面會,當時他正處於自己的第一個首相任期。日本外務省工作人員用鋪著 Hello Kitty 粉紅色腳墊的小車,將各國記者接去見安倍。記者見面會時間非常短,雖然我就坐在安倍面前舉手提問,他壓根沒搭理我。
  令人意外的是,APEC 會議結束後的兩個星期內,安倍和霍華德先後辭職。“怎麼我見著誰,誰就辭職?”我自己都對這一巧合覺得好笑。不過,安倍的辭職也讓我“沾了光”——因為APEC的記者會是他突然辭職前的最後一次海外亮相,整個記者會的鏡頭在各種央視新聞節目里輪番使用,我也順便在新聞聯播里出現了好幾次。
  2009年 新加坡會議
  奧巴馬姍姍來遲,差點錯過領導人合影
  □晨報記者 吳志浩
  2009年,熱情好客的東道主新加坡,早早公佈了精心設計的結合了中國、馬來西亞、印度三國傳統特色的領導人合影服裝,但沒想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遲遲不到,使得“全家福”能否拍攝成了懸念。
  11月13日,我正在等待參加21個經濟體財政官員聯合記者會時,新聞中心裡突然傳出輕輕的嘆惜聲。原來,組委會證實領導人服裝秀因奧巴馬無法趕到而取消。身邊一位為美聯社服務的日本籍攝影師一臉失望地說,給各經濟體領導人準備的服裝早已就緒,希望事情還有轉機。
  好在奧巴馬最終提前結束了在日本的行程。14日晚上7點半,在領導人晚宴入場儀式的同時,“空軍一號”抵達新加坡。8時許,所有領導人已乘坐三輪車進入會場,奧巴馬終於出現在濱海藝術中心門外。這位美國總統已經換好了衣服,APEC領導人服裝秀總算起死回生。
  彼時的美國,心思已經不在APEC身上。11日下午3點一刻,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突襲”新聞中心,所有記者來不及準備,抓起身邊的相機、錄音筆就沖向會議室。座位太少,我就坐在前排正中的地板上。剛剛調整好錄音筆,還沒來得及端起相機,希拉里就“跳”上了台,步伐太快以至腳下打了一個趔趄。此後20分鐘的吹風會,她板著臉從“朝韓交火不影響美國特使赴朝”談到“美國現在認為接觸緬甸比孤立其更重要”,再到就氣候問題自我表揚並指責發展中國家。話題沒有一個涉及會議議題,矛頭倒指向多個非APEC成員。
  彼時的APEC,心思同樣不在美國身上。12日下午4時40分,21個經濟體的財政官員舉行聯合記者會。全球金融危機陰影籠罩之下,現場幾乎所有問題都拋向了中國,坐在後排左二的時任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朱光耀全程英語回答。位於前排右二的時任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則在回答提問時多次附和中方觀點,至於美國要做些什麼,沒有詳述。
  凡此種種,相信能解釋奧巴馬為何姍姍來遲。總共一天半的會議,他缺席一天。當然,奧巴馬不打算分享真知灼見,會場里也沒幾個人準備洗耳恭聽。正如新加坡《聯合早報》 刊登的一幅漫畫那樣——奧巴馬拎著寫有“美國經濟”字樣的公文包,推開“亞太”房間的大門,卻發現裡面的人們正興奮地圍著一隻大熊貓。熱鬧的房間里,根本沒人在意遲來者的氣喘吁吁。
  2010年 橫濱會議
  外國記者見我就問“中日首腦會談嗎”
  □晨報記者 徐惠芬
  今年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還沒開,中日領導人是否會舉行會晤已是媒體“揣測”大半年的話題,這樣的情形,讓我想到了四年前在日本舉行的APEC會議。
  四年前,APEC 會議在日本橫濱舉行。與當前的中日關係相似,當時中日關係也正處於“寒冬”期。2010年,中日關係因為中日“撞船事件”急轉直下,中日領導人在APEC會議期間如何互動成為外界關註的焦點,這也是我當時前往橫濱報道APEC時最大的關註點。
  當時APEC新聞中心設在日本橫濱市西區“橫濱太平洋會展中心”,雖然APEC領導人會議周從7日就已經開始,但此前幾天,偌大的會場一直顯得空空蕩盪,直到12日,隨著參加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陸續抵達橫濱,大批記者才進駐橫濱APEC媒體中心,將目光聚焦於 APEC 的重頭戲——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當時,APEC記者認證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包括日本媒體記者在內,全球共有約4500名記者登記報道APEC會議。
  在充滿人氣的記者中心,有外國記者看到我這位中國記者,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中日首腦會舉行會談嗎?”
  為什麼如此關註中日首腦會談?一個在新聞中心進行的小調查或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日本電視臺兩名記者當時在新聞中心做了個小調查,調查內容為“您認為哪個國家將成為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在記者所知道的接受調查的25名記者中,有12票投給了中國、6票投給美國、5票投給了俄羅斯,2票投給了日本。
  不過,直到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開幕前一天,中日首腦是否會談仍未有確定消息。12日,日方的說法仍是,目前中日兩國政府仍就首腦會談進行最後階段的協調。13日,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開幕,答案也終於在當天揭曉。當天下午5時25分,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同當時的日本首相菅直人會晤,會晤持續了22分鐘。這“22分鐘的會談”隨後成為諸多媒體報道的熱點,當時不少分析還認為,此次會談是恢復中日兩國正常關係的一個契機,中日兩國關係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令人遺憾的是,4年後的今天,中日關係依然處在“寒冬”。日本方面數次表達了希望在此次北京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領導人會談的想法,但是如果日本領導人繼續在歷史問題上倒行逆施,會談所帶來的希望又能持續多久呢?  (原標題:我們眼中的APE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73sirv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