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備受社會關註的陝西富平產科醫生張淑俠拐賣嬰兒案,在陝西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經過約吳哥窟8小時的庭審,法庭宣佈擇期宣判。圖為張淑俠在庭審現場掩面而泣。張遠 攝
  中新社陝西渭南12月30日電 題:陝西醫生販嬰案辦公室出租開審 凸顯“德治”“法治”並行
  中新社記者 蒸烤箱張遠 冽瑋 張一辰
  30日16時許,備受社花店會關註的陝西富平產科醫生張淑俠拐賣嬰兒案一審結束,法庭宣佈擇期宣判。一場圍繞產科醫生、人販子、被棄嬰兒及其家長的“風波”即將塵埃落地,而關乎醫德與法治的思考則剛剛開始。
  張淑俠作為富平縣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在“監管缺失”與“白衣天使”的雙重掩護下設計裝潢監守自盜,多次以“新生嬰兒患先天疾病、殘疾”為由誘騙家長放棄小孩,從而販賣嬰兒並屢屢得手。此事一經媒體披露,迅速受到社會強烈關註。盜嬰、嬰兒拐賣、醫院監管、醫風醫德等“關鍵詞”成為輿論焦點。
  近年來,“西安交大一附院偷嬰案”、“廣東汕尾盜嬰案”、“湖北通城盜嬰案”等頻頻將醫療機構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觀念使得嬰兒的“市場需求”旺盛,甚至已形成了拐賣“生產線”與利益鏈。犯罪嫌疑人皆是喬裝打扮或趁人不備從而順利盜走嬰兒。在人們揪心於嬰兒的安全、母親的肝腸寸斷之時,也引發了公眾對醫院監管、兒童保護、醫療保障、法律製裁等諸多問題的詰問與質疑。
  於是,“醫德淪喪”此類字眼頻繁見諸於各路媒體,輿論對行業的口誅筆伐則已令這些“天使”們嗅到了“山雨欲來”的味道。
  本案件中產科醫生利用職務便利,自2011年至2013年7月期間共實施拐賣兒童犯罪6起,涉及被拐賣嬰兒7人。且嬰兒父母均毫無異議地向其支付“處理費”以示“感謝”,此案雖屬極端個案,然而利用民眾對醫生或醫院權威性的信任,往往成為一些醫療從業者牟取私利的“捷徑”。
  陝西社科院法律所專家郭興全說,張淑俠一案中,除了凸顯出醫院監管缺失外,還反映了沉重的醫療負擔迫使家長不敢留下“藥罐子”、從而無奈拋棄孩子的現狀。相關政策與保障的“缺位”、使得“監守自盜”的“黑手”得以頻頻伸出,此種“隱患”不僅僅只是涉及到個別醫院、個別部門。
  在內地,各行業中對於“德”的討論從未像今天這樣密集,而醫德作為行業道德中屢遭詬病的敏感話題,引發媒體與公眾的高度關註。
  2013年,中國醫師協會正式啟動執業醫師定期考核工作,其中,醫德醫風未通過考核者將被列入“黑名單”,並公之於眾。可見,“德治”與“法治”的協調配合已為中國官方層面所重視。
  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末,中國衛生人員總數達911.9萬人,比上年增加50.3萬人(增長5.8%)。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61.6萬人,註冊護士249.7萬人。
  在剛剛過去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強調要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對此有專家解讀說,中國拐賣兒童犯罪猖獗,其原因涵蓋了醫療費用、傳統觀念、醫院監管和法律製裁等方方面面。
  自年中進入公眾視野的這一話題,至今仍在繼續發酵。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侯學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該案中,產科醫生向嬰兒父母編造“病嬰不放棄,將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的謊言,逼迫一些父母“主動”放棄孩子。事實上,促使新生兒家屬放棄孩子的原因,是預期中沉重的醫療負擔。之所以能拐賣成功,是鑽了“看病貴”的空子。從這個角度,保障人人“病有所醫”,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才是尊重生命最有力的依托。
  按照法律界的思路,對於拐賣兒童犯罪,應成立“沒有收買,就沒有拐賣”的邏輯。警方在嚴厲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的同時,對收買被拐兒童的犯罪,也應儘量適用“雙打”戰術,讓更多的人建立起“買兒童也是犯罪”的觀念,從源頭上有效遏制這類犯罪。
  有專家指,“消滅”拐賣兒童現象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醫院、民政、公安等多部門。要建立完善的醫院監管體制、醫療保障,加大宣傳與法律製裁力度,從政策上“對症下藥”。(完)  (原標題:陝西醫生販嬰案開審 凸顯“德治”“法治”並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73sirv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